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

長耳跳鼠俱樂部
2012年6月12曰 星期二


長耳跳鼠特點和瀕臨絕種的原因

  長耳跳鼠,因為他的耳朵很長,所以就稱牠長耳跳鼠,牠又稱為"沙漠中的米老鼠",是陸地嚙齒動物,跳鼠科,有一對長耳朵,體形細小, 觸鬚特長,尾長約為體長的2倍左右, 身形不超過100厘米,牠的嘴是尖的,牠的眼睛是很細,牠的頭佔了牠的身體一半,體被毛甚長,背毛黃棕色,毛基灰色,頭部毛色較淡,牠的體側、腹部、前後肢內側、頰部、眼與耳間白色.是一種典型的適應跳躍活動的嚙齒類動物
  牠的特點就是耳朵,因為牠的耳朵是動物之中最長,瀕臨絕種的原因是由於居住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,沙漠日益乾旱和全球氣候暖化的原因,還有由於牠們在夜間活動,所以夜間活動的野貓捕食牠們;一隻野貓一晚可以捉二十隻,所以十野貓一晚可以捉一百隻,因此令到牠們列入瀕危的物種.
  最後由於牠們罕見的關係,人們對牠的認識僅限於書本,所以我們要保護牠們的家!

by:鍾逸俊 7KG(10)
參考資料:  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95%B7%E8%80%B3%E8%B7%B3%E9%BC%A0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

長耳跳鼠俱樂部

長耳跳鼠_生活篇



長耳跳鼠分佈于中國和蒙古的戈壁沙莫及阿爾泰山脈地區[1],白天的時候牠們會待在地下的洞穴裡,牠們主要生活在洞穴裹,洞道不太長,結構簡單,一般為單口洞穴。牠們愛在夜裡活動,牠們以吃植物和昆蟲為生,牠們的耳朵是可以在黑暗裡來辨認昆蟲,也會用來辨認方向。牠們在鹽漬化荒漠也有分佈,但比較少。
長耳跳鼠為什麼要跳得這麼高?
是因為牠們可以輕鬆的躲避獵食者的攻擊包括野貓,山貓,灰狼,狐狸等。
常活動在半荒漠和荒漠草原,活動在土質疏鬆的沙地和半固定沙丘。如有生長甘草,白刺,紅柳等植物的沙丘的數量較多。
長耳跳鼠最多可以胚有五隻幼鼠,最少只有兩隻,多是生三至四隻幼鼠。
在六月份,檢查一隻長耳跳鼠的胃道時,發現有蜥蜴殘餘部份。

參考資料1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95%B7%E8%80%B3%E8%B7%B3%E9%BC%A0




2012年6月18曰
寫:蕭仲洋



作者:林晴朗



為甚麼長耳跳鼠會這麼長和牠們吃甚麽





為甚麽長耳跳 鼠的耳會這麽長是因為他們要生存,他們的耳朵幫到牠們聽到適人,沒有自己的耳朵,警告他們,他們可能滅絕!!!跳鼠不僅有大耳朵聽到上面說的天敵,但他們有更大的表面積大耳朵。由於他們很容易得到過熱的沙漠中生活,但他們的耳朵是那麼大,跳鼠的表面面積較大,所以熱量攤開,從耳朵釋放由偏快轉為過熱,防止跳鼠過熱。長耳跳鼠吃的和其他跳鼠吃的不同,牠們喜歡吃昆蟲,但是其他跳鼠就喜歡吃水果及坚果。 他們是在夜間夜間和尋找食物,他們創造了一個小洞穴中度過他們的日子。他們目前正在對瀕危物種的名單。